Call for Proposals 國科會工程處「智慧型自動化前瞻技術發展」專案計畫 壹、緣起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舉辦「智慧型自動化產業發展策略規劃會議」 (SRB),邀集產官學研代表,就我國現階段因應產業升級、工資高漲所需 之產業自動化趨勢,進行研商,並規劃政府部門投入相關之輔助研發工 作,協助產業開發智慧型自動化關鍵技術,使產業服務化,創造新的智慧 價值空間。 國科會配合此階段之智慧型自動化,執行「智慧型自動化前瞻技術發 展」,擬定智慧型自動化所需之前瞻技術項目並「遴選補助具有指標性整 合型計畫」,期以學術界之力量,協助產業跨越升級之門檻,締造新世代 之產業價值。 貳、計畫範疇 智慧型自動化系統之定義為: 「利用先進的智能技術(如專家系統、類神 經網路、模糊邏輯、……等)和知識庫來建立具有智慧或自我決策能力的 自動化系統,以便能更有智慧且更貼切地服務各種不同產業與應用」 。因 此,本專案計畫發展的智慧型自動化前瞻核心技術包含: (一). 智慧型製造系統(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s) (二). 光機電系統與檢測技術(Opto-mechatronics Systems & Inspection Technology) (三). 智慧型機器人技術(Intelligent Robots) 專案計畫後續以產學合作繼續執行相關研究,以期有指標性產學合作、 技術移轉之產生,包括:智慧型自動化創新與創意產品、智慧型自動化設 備、智慧型機器人、智慧型自動化生產製造等。 參、規劃研究項目 (一) 智慧型製造系統(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s) 包括兩項重點發展技術: (甲) 智慧型單元生產技術 i. 建立智慧型具有自我決策能力和可重組能力的製造單元系統,可 適應多樣少量及少樣多量的製造型態。亦即,可將數個智慧型製 造單元組成一條生產線,並進而組成一個生產工廠。 ii. 智慧型製造單元必須能與人互動,共同完成製造、加工、或組裝 的工作。 iii. 具有雲端方式為基礎之機台監控與傳統機台監控方法,使工廠端 使用者進入前瞻應用服務之門檻降低,增加擴散能力。 iv. 具有 3D 即時線上模擬之功能。 v. 能與實際製造單元系統整合,並完成雛型系統功能測試,以能符 合國內產業使用為優先。 (乙) 預測技術 i. 生產自動化系統所須之智慧暨預測技術如:虛擬量測、良率預測、 1 Call for Proposals 預測保養、產能預估、…等等。 ii. 以微觀的角度來看,即應用具預測能力的嵌入式裝置及無線網路 等技術來將各式智慧佈署到生產線上的各個單機或設備上,使之 形成一個具有分散式智慧的單元,進而致使各個單元均具備預測 能力,且具有自我品管,及自我失常診斷與功能恢復的免疫能力。 iii. 以宏觀的角度來看,即在雲端與 E 化的基礎建設上建構一個具有 總體性智慧的完整生產自動化系統,進而致使協同設計、智慧共 享、產能預估、精實生產、 …等等之功能與任務能有效率地實現。 iv. 在具有分散式智慧與總體性智慧能力的自動化生產系統之運作 下,將能有效率地達成提高生產設備的使用效率、降低營運成本、 縮短產品上市時間與交期等目標。 (二) 光機電系統與檢測技術(Opto-mechatronics Systems & Inspection Technology) 包括參項重點發展技術: (甲) 多自由度長度角度量測技術,在長度或角度量測中參考訊號之取 得,在光機電整合系統中扮演能滿足系統需求(1)高精度(2)高自由 度(3)高頻寬(4)能簡易快速與系統介面整合等特點。 (乙) 因應奈米精度需求之長度或角度光學編碼器技術及相關應用。 (丙) 其他各種智慧型非長度感測技術,能滿足(1)傳輸高速(2)高精度(3) 小體積(4)易與系統整合運用等特點。 上述參項技術必須能與系統整合,並能完成雛型機及功能測試,以能 符合國內產業使用為優先。 (三) 智慧型機器人技術(Intelligent Robots) 包括參項重點發展技術: (甲) 智慧型自動化與產業機器人整合 研究開發新等級的靈巧機器人,讓機器人成為彈性且靈活的助 手,並使人和機器人在工作區域內安全共同工作,促進工作效能, 並減少系統整合之成本,增進整體生產力和競爭力。所需之前瞻 核心技術包括:學習功能和適應性技術、先進控制和規劃技術、 三維感知(Perception)技術、人機互動技術、與系統架構與表達 方式(Representation)等。 (乙) 醫療機器人與照護自動化 包含在新時代手術前的規劃與模型建立,以及病人資料庫匯整、 病人特定模型分析、電腦輔助手術規劃等。其前瞻核心科技包 括:先進控制和規劃技術、3D 立體影像轉換技術、機器人安全 性技術、人機界面操作技術、直覺式人機互動介面技術、能自動 理解人類行為與情緒之相關技術、使用多種感測器之自動健康資 訊擷取技術等。 (丙) 其他包括智慧型服務機器人及人機互動與安全之相關技術。 2 Call for Proposals 肆、計畫申請與查核 一、計畫書為整合屬性,須包含至少三個分項計畫,彙整為一份計畫書後, 依本會專題計畫於線上提出申請,並列入本會專題研究計畫數計算。 計畫書表 C012 以各分項計畫二十頁計,累計總數超過者不列入審查。 二、審查如有必要將安排主持人簡報計畫內容。 三、計畫期限最長三年,依審查結果評定三年或逐年核定。 四、獲補助執行本專案之研究計畫者,不得以相同研究主題重複申請其他 機構之研究經費補助。 五、計畫內需提列技術里程碑、查核點、評量指標,以為查核之依據,本 會依需要不定期辦理實地訪視;年度成果報告將於本會或執行單位舉 辦,計畫團隊協助庶務事宜。 六、年度成果審查結果將列為次年度補助經費的參考依據,年度成果審查 通過者,方核撥次年度計畫。 七、計畫全程結束後,將舉辦成果發表研討會,展示計畫成果。 伍、計畫作業時程 一、計畫公告:101/4/16~101/6/15 二、計畫書申請:101/6/1~101/6/15 18:00 前依本會專題計畫線上申請程序 完成作業,另校方造冊於 6/22(含)前送達本會 三、審查與通知:101/6/25~101/8/31 四、計畫開始:101/9/1 陸、附註 一、本案相關作業程序及經費使用,依本會專題研究計畫作業要點及相關 辦法實施,惟不辦理申覆。本案經費有限補助團隊數亦同。 二、本專案計畫需受行政院管考,獲補助計畫團隊請配合期中、期末及不 定期成果資料彙報。 3
© Copyright 2025 Paperzz